底部填充胶是一种单组分、低粘度、流动性好、可返修的底部填充剂。底部填充胶用于CSP、BGA以及其它类型设备时,可降低应力、改善可靠度、并提供较好的加工性能。底部填充胶具有快速固化、室温流动性、高可靠性、可返工性,在热循环、热冲击、跌落实验和其它必要实验及实际使用中稳定性较好。底部填充胶使用寿命越短包装应该稍小,比如用于倒装芯片的胶水容量不要超过50ml,以便在短时间内用完。大规模生产中,使用期长的胶水可能会用到1000ml的大容量桶装,为此需要分装成小容量针筒以便点胶作业,在分装或更换针筒要避免空气混入。底部填充胶一般应用在MP3、USB、手机、篮牙等手提电子产品的线路板组装。底部填充胶固化之后可以起到缓和温度冲击及吸收内部应力,极大增强了连接的可信赖性。底部填充胶填充需要借助于胶水喷涂控制器,其两大参数为喷涂气压和喷涂时间设定。重庆导热底部填充剂价格
底部填充是倒装芯片互连工艺的主要工序之一,会直接影响倒装芯片的可靠性。倒装芯片是将芯片有源区面对基板,通过芯片上呈阵列排列的焊料凸点来实现芯片与衬底的互连。由于硅芯片与有机材料电路基板热膨胀系数的差别较大,在温度的循环下会产生热应力差,使连接芯片与电路基板的焊球点(凸点)断裂,从而使元件的电热阻增加,甚至使整个元件失效。解决这个问题既直接又简单的办法是,在芯片与电路基板之间填充密封剂(简称填充胶),这样可以增加芯片与基板的连接面积,提高二者的结合强度,对凸点起到保护作用。underfill胶是环保型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通过低温加热快速固化达到粘接的目的。漳州底部填充黑胶厂家芯片底部填充胶在常温下未固化前是种单组份液态的封装材料。
底部填充胶的应用原理是利用毛细作用使得胶水迅速流过BGA 芯片底部芯片底部,其毛细流动的小空间是10um。 这也符合了焊接工艺中焊盘和焊锡球之间的低电气特性要求,因为胶水是不会流过低于4um的间隙,所以保障了焊接工艺的电气安全特性。一般底部填充胶的流动现象是反波纹形式,黄色点为底部填充胶的起点位置,黄色箭头为胶水流动方向,黄色线条即为底部填充胶胶水在BGA 芯片底部的流动现象,于是通常底部填充胶在生产流水线上检查其填充效果,只需要观察底部填充胶胶点的对面位置,即可判定对面位置是否能看到胶水痕迹。
在使用底部填充胶时发现,胶粘剂固化后会产生气泡,这是为什么?如何解决?气泡一般是因为水蒸汽而导致,水蒸气产生的原因有SMT(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数小时后会有水蒸气附在PCB板(印制电路板)上,或胶粘剂没有充分回温也有可能造成此现象。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将电路板加热到一定温度,让电路板预热后再采用三轴点胶机进行底部填充点胶加工;以及使用胶粘剂之前将胶粘剂充分回温。在选择底部填充胶胶水主要需要关注哪些参数?首先,要根据产品大小,焊球的大小间距以及工艺选择适合的底部填充胶胶水的粘度; 其次,要关注底部填充胶胶粘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膨胀系数(CTE),这两个主要参数影响到产品的品质及可修复(也就是返工时能很好的被去除掉)。底部填充胶使用点胶工艺,填充IC底部锡球和粘接,或芯片引脚的四周包封。
底部填充胶与助焊剂相容性好,能很好地控制树脂溢出,既可应用于传统的针头点胶,也可应用于喷胶工艺,工艺适应性优异,点胶工艺参数范围广,保证了生产的灵活性。底部填充胶可以在微米级倒装芯片下均匀流动,没有空隙。测试表明,与目前其他竞争材料相比,底部填充材料具有低翘曲、低应力的优点。填充胶主要用于有效控制这种翘曲现象,即使芯片变得越来越薄,也是适用的。由于电子封装趋向于更快、更小和更薄,因此需要减小尺寸。要保证芯片的平整度和高可靠性并不容易。底部填充胶具有粘接能力,无论是遇到跌落、冲击还是机械振动,都能够有效保护芯片和线路板的粘合。底部填充胶用于CSP/BGA的底部填充,工艺操作性好,易维修,抗冲击,跌落,抗振性好。梅州芯片加固用胶水厂家
底部填充胶经历了手工—喷涂技术—喷射技术三大阶段。重庆导热底部填充剂价格
底部填充胶起到密封保护加固作用的前提是胶水已经固化,而焊点周围有锡膏中的助焊剂残留,如果底部填充胶与残留的助焊剂不兼容,导致底部填充胶无法有效固化,那么底部填充胶也就起不到相应的作用了,因此,底部填充胶与锡膏是否兼容,是底部填充胶选择与评估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将锡膏与底部填充胶按1:3的比例混合,通过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混合锡膏后的胶水与未混合锡膏胶水热转变温度变化的差异,如没有明显差异则说明底部填充胶与锡膏兼容。底部填充胶在安防器械、汽车电子、军业电子等行业普遍使用。重庆导热底部填充剂价格